你的位置:桥西区夏菲电子产品店 > 服务项目 >

8.6分收官!我猜测,《繁城之下》将打开历史剧“新局面”

文| 令狐伯光

不久前,国产电视剧《繁城之下》圆满收官,最终评分高达8.6分,成为今年备受瞩目的国产剧之一。这部剧在开播初期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原因既有宁理的演技,也因为它是一部由新生代团队制作的悬疑剧。在观看完毕后,我不禁有了一些感慨。

首先,剧情方面。尽管《繁城之下》是悬疑剧,但其悬疑部分表现并不出众。例如,第一集中的冷捕头的死在第二集就被揭示出来,这种剧透感导致了整体悬疑氛围的减弱。此外,剧中的诗句似乎并没有对案件的破解产生实质性的帮助,给人一种故意复杂化情节的感觉。尽管如此,剧中的结局和反转还算令人满意,而整部剧的表达方式也成功地契合了当代社会的深度。

其次,服装、化妆和摄影方面的表现相当出色,没有出现剧透的迹象,显示出制作团队的用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小孩们的演技表现出色,不论是陆直还是陆无忧,他们都表现得非常自然。相较之下,白宇帆的演技稍显不足,但并没有影响整体观感,宁理老师的演技则是毋庸置疑的高水准。

然而,抛开这些方面不谈,我认为从《显微镜下的大明》到《繁城之下》,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国产历史剧已经不再如以往那样高大上。相反,这些作品更注重还原古代市井生活,以小人物的命运来表达大时代的人物命运,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国产历史剧的主流。

写实、还原,《繁城之下》避免了"倭风"的风险,这在当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国国力的崛起使年轻观众对国产古装剧产生更高要求,他们追求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文明自信。这方面,《长安十二时辰》等作品标志着新时代国产古装剧的美术和服化道的高水准。

然而,与之不同的是,《繁城之下》虽然在美术和服化道方面不如《显微镜下的大明》,但它的镜头中却融入了丰富的中式美学元素,如大量的留白、江南园林的构图和借景等。这些镜头呈现出浓厚的中式美感,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相呼应。

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这种中式风格的外景。如今,大部分古装影视剧都在棚内拍摄,无法呈现古代建筑的白墙黑瓦、古香古色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国内其他地区也有各自独特的古代建筑风格,但由于现代化的改建和审美偏差,很多古民居的原汁原味已经失传。这是古装影视剧现场取景面临的现实问题,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无论如何,从《梦华录》到《显微镜下的大明》,再到《繁城之下》,这种以实地取景和服化道还原为特色的古装影视剧有望在未来继续增多。另一种方式是像《长安十二时辰》一样的搭景,但要求更高的还原度。

与以往的国产历史剧不同,《繁城之下》没有沦为"烂大街横店风",而是将故事背景设定在狭窄的巷子、白墙和青苔覆盖的地方。剧中的人物都显得非常贴近生活,包括各行各业、士农工商等。悬疑与那个时代的生活故事巧妙交织,使观众开始怀疑自己所认识的人,最终点出所有线索指向一个地方。

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悬疑探案剧,它更像是《漫长的季节》一样,深入探讨了市井生活和人性。与《显微镜下的大明》相比,我认为这部剧在表现市井生活和人性方面更为深刻。前者更侧重于戏剧性和宫廷戏的元素,而《繁城之下》则更着眼于市井和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性与社会道德,呈现出更真实的生活百态。

或许有人不太同意我的看法,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显微镜下的大明》中工具人的数量较多,剧情时常需要牺牲角色的智商来推动情节发展。这种情节设定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而角色的行为通常像是被预先设定好的,缺乏灵活性。

相比之下,《繁城之下》以更为合理和详细的方式呈现了整个调查过程。编剧对众多角色都进行了细致塑造,使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行为动机。这种角色丰满度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决策和行为。例如,剧中的宋典史没有参与到其他案件中,这是有意的,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能够以司法程序来主张公道的人。

宋典史本可以选择以蠹县小吏宋辰的身份不干涉案件,但他选择了站出来为三更伸张正义。这个决定让他成为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物,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三更争取了公道,同时也为三更点亮了一盏明灯。这个情节展示了剧中对人性和道义的深刻探讨,使得《繁城之下》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悬疑剧,更是对人性和道义的思考。

这部剧还注重细节的塑造。从人物的名字到情节中的隐喻,都充分体现了编剧的用心。例如,宋辰这一角色明显受到了明朝文学家唐伯虎的启发,这种隐喻贯穿了整个剧情。此外,人物的名字也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和角色。这些细节让观众更容易与故事产生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引用也相当巧妙。唐伯虎的名字是一个例子,同时剧中还有许多其他充满文化内涵的元素。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故事,还增加了观众的文化体验。

这部剧的导演和编剧王铮之前是广告和二次创作视频领域的从业者,没有接受正统的电影学院培训。然而,他们的才华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这也是他们首次正式参与制作的网剧作品,可见他们的实力和潜力。

总结一下,国产历史剧可以分为三个时代:上世纪七八年代的历史正剧,以及近年来的宫斗和女主宫廷剧时代。然而,最近这两年,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些类型的古装剧逐渐式微,女性受众更多地倾向于仙侠和宅斗题材。

与以往的历史剧不同,《长安十二时辰》开始探讨古城的命运,而《显微镜下的大明》和《繁城之下》则更注重市井生活和人性的叙事。这些作品引领着国产历史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也反映了中国流行文化的演进。

未来,内地青年创作者将继续引领历史剧的发展,探索更丰富的叙事方式,也包括整个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国产历史剧将继续在新时代中焕发生机,为观众呈现更多元的古代故事。